法硕考研|诽谤罪
(一)概念
本罪指捏造并公开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客体是他人的人格与名誉,犯罪对象是特定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为目的。
关于客观方面
(1)诽谤必须以捏造事实的方法进行。所谓捏造事实,是指无中生有,凭空虚构事实。
(2)诽谤必须散布其所捏造的事实。所谓散布,是指用口头、文字的方式将其捏造的虚假事实散布出去,让众多的人知道。
(3)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这一点与侮辱罪相同。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
(三)认定▲
1.划清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
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
2.侮辱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1)行为手段不同(关键区别)。侮辱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诽谤罪是使用公开散布虚构事实的方法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而不可以是暴力的方式。
(2)行为方式不同。侮辱罪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具体真实的被害人的隐私来损害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但不可能使用捏造并散布事实的方法;诽谤罪则必须捏造事实,并以公然散布这一事实为必要。
3.划清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相同点:都表现为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但是所捏造事实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捏造的是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事实,而后者捏造的是他人的犯罪事实。
两者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诽谤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格与名誉。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并且向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告发或者采用了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活动的行为;诽谤罪则表现为捏造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并向他人散布,但并没有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单位告发。
(3)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诽谤罪目的在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而不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四)法定刑
参见《刑法》第246条。
‖五个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背】: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侵占罪。侵占罪是绝对的告诉才处理的罪;遗弃罪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但不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更多法硕考研资讯,欢迎咨询科教园老师,给你更专业的规划和服务。
咨询电话:400-810-2468,010-82330118
课程顾问:15801290122(同微信),15011002660(同微信)
咨询QQ:80088828,807869347
官网:www.bjkjy.com
微信公众号:“法律硕士考研”,“科教园法硕”